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中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中工作总结1一、人员、机构情况:
1、支行员工总人数人。其中,在职职工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党员 人,平均年龄岁;代办员人,临时工人,离退休职工人,内退职工 人。
2、机构设置有办公室、个人金融业务中心、金堆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支行个人金融业务中心下设个人金融业务客户服务部及个人金融业务客户营销部,分理处下设储蓄所及营业网点,除个人金融业务客户营销部外均为综合性营业网点。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六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万元,其中:公司贷款万元,不良占比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万元,住房贷款万元。各项存款余额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对公存款万元,较年初下降万元,同业存款万元。
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至六月末,储蓄存款净增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较上年同期减少万元;对公存款下降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较上年同期减少万元,至6月10日,公司和机构存款较年初下降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万元。
2、新增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3、理财产品销售额 万元,完成年度任务万元的2129%,其中,代理保险251万元,代理发行各类基金 100万元,销售“稳得利”理财产品35万元,代理国债40060万元。新增个人中高端优质客户657户,
4、新增牡丹信用卡 480张(含换卡87张),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9.7 %,超额完成分行下达的年度任务。
5、新增企业网上银行证书客户3户,企业网上银行普通客户14户,个人网银证书客户26户,个人网银普通客户749户,个人电话银行350户,手机银行30户。
6、实现利息收入1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8.8%。
7、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万元,完成全年中间业务收入任务的67.8%。(若计算上半年第二、三期国债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实际完成337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208万元任务)。
8、实现账面利润530万元(去年481万元),实现拨备前利润522万元。
四、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贷款营销举步维艰。
法人客户贷款3500万元,为股份有限公司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在我行贷款,贷款形态为次级类贷款,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生产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以及煤炭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不具备贷款准入条件。
公司受国际钼产品价格的上调,企业效益逐年好转,20年在归还完银行所有贷款后(在所有金融机构无贷款),将经营收益主要投资于购买国债、职工福利、扩大再生产等,仅去年购买国债一项达亿元,上半年已在我行购买4亿元,已完成全年10亿元购买计划,企业无融资需求。目前,有需求贷款的法人客户大多为我行已剥离贷款的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受四类行准入条件限制无法办理。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营销成绩尚差,截至五月底共办理综合消费贷款万元。根据县综合市场调查情况来看,按照县政府的县城南迁规划,县级政府部门将陆续南迁大街,但由于单位在征址过程中无法取得合法土地手续,使得住房按揭贷款的营销往往落空,加之一些客户有意愿以现房办理抵押贷款时大都存在房产或土地权属不明晰情况,导致贷款营销操作困难。
2、对公存款起伏较大,1月31日较年初增加7888万元,2月末较年初下降了7324万元,四月末较年初下降了13644万元,至6月底较年初负增长14986万元,我行对公存款长期依赖于公司,在20xx年对公存款增加17000万的基础上,20xx年再增加对公存款11775万元。
上半年,公司进行了战略性投资转移,改善投资渠道,实现多元化投资,一是全年计划购买国债10亿元,二是以参股、合营等方式对外扩大经营规模,三是继续扩大长安区产业园规模,导致公司的银行间存款资金量急速下降,对我行对公存款的增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公存款主要依赖于公司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3、中间业务收入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上半年,我行中间业务的收入还主要依靠为公司购买国债上,预计可为公司购买国债4亿元左右,仅此一项中间业务收入可实现260万元。剔除购买国债业务收入,我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主要为业务结算收入、灵通卡业务收入、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四大块上。可实现收入的渠道较窄,制约了我行的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4、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流动性不强。目前,从我行现有的在职员工来看,平均年龄岁,员工知识接受能力差,加上多年来再未充实新员工,机构网点员工长期无法流动,(如:分理处有的员工在山上七、八年工作,最长的达28年之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目标、措施
继续贯彻落实年初制定的业务营销方案,全力实施以项目工程营销带动业务发展,扩大中间业务、银行卡、网上银行的营销成果,挖掘市场,大力发展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业务,6月末确保完成各项序时任务,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一)对公存款方面
1、继续巩固和发展同公司的银企关系,实行三级公关营销,即行长对公司经理、主管行长对财务处长、客户经理对经办人员营销的营销机制,特别是加强同企业高层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增进感情,尽快扭转我行对公存款持续下滑的局面。
2、在抓好优质客户的同时,积极捕捉信息,寻找新的客户资源。加大对县级机构客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营销,营销重点主要是县财政局、县社保局、县华乾面粉厂、制药厂等目标客。
(二)中间业务方面
1、加强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加大对汇款直通车、代收大专院校学杂费业务的宣传,进一步提高柜面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收入。
2、拓宽代理业务,特别是代理保险、基金和本外币理财产品业务,加大代理业务的考核力度,落实奖励措施,实行全员营销机制,及时兑现奖励,努力提高各项代理业务收入占比。
3、发挥客户经理的营销作用,积极营销金堆城钼业公司的委托贷款业务以及企业年金业务,向企业宣传我行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推销先进的理财产品,密切关注公司年金运作进程,积极制定年金营销方案,及时介入,跟上企业战略转移的重点,不折不扣地做好优质客户的维护工作。
4、积极向客户推广牡丹灵通卡、牡丹信用卡,牡丹中油卡等产品,加大消费POS机的营销,不断改善银行卡使用环境,同时,借助电子银行示范区的推广,积极向客户营销电子银行产品,有效的分流柜面压力,不断促进中间业务收入健康持续的发展。
< ……此处隐藏24238个字……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这样形成了人人都看课外书的良好氛围。?
(2)、利用图书室,广泛阅读。图书馆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
它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我经常利用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及时作新书介绍和推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览课上亲自带学生进图书室畅游书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读书氛围,并保持阅览室的宁静、明净,让学生在这样洋溢馨香的地方尽情采撷知识的花蜜。?
(3)、拓宽学生读书空间。我们又把读书活动引向家庭。许多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给孩子选购书籍,有些家长还在家里为孩子安排了读书的小书桌、放书的小书橱。有些家长还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互相讨论。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悦读”,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利用榜样的力量
美国某一校长,曾做过这样一个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心理学表明,孩子是具有向师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的读书故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除此之外,身边榜样的力量也不可小瞧。经常表扬班里爱读书的孩子,让学生探讨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收获,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利用课文作先导
教材中编排的许多文章都出自名著或和名著相关,我们就可以一次以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水浒传》;学了《伊索寓言三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伊索寓言》;学了《一本那孩子必读的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是杨红樱系列的其它作品;学了《之间儿童多处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繁星春水》。
4、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获得成功感后,他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从而使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取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呢?
①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全家共读一本书、诗文朗诵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辩论会、阅读沙龙等。有时,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我们还可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主题综合阅读活动,如本学期,我就以“友情”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阅读了《蓝鲸的眼睛》、《夏洛的网》、《青铜葵花》等书籍,还阅读了大量的诗歌、美文,孩子们还排练了一些短剧,收到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果。
②重视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可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等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对学生广泛阅读手册要经常检查,并将学生课外阅读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使学生的阅读成果及时显性化,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从而形成推进学生积极阅读的合力。
即使是一些读书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评出“广泛阅读金、银、铜奖”“阅读进步奖”“阅读小博士”等奖项,并举行隆重仪式,颁发获奖证书,最好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书签、书籍等,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体验。
三、让阅读成为习惯
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才会在课外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在形成和保持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悉心指导,学会选择。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
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第二,,适当“强制”,知行合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21天的坚持时间。可见,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强制”,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
这种“强制”,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通过适当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从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序,以至于某一天没有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没有获取到新的信息,倒觉得别扭、不舒服。
第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
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
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非一日之功。只要我们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将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受益终身。